《河南日报》赋能产业谋发展校企携手育工匠——游艇会yth004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
赋能产业谋发展校企携手育工匠
——游艇会yth004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
屈保中
游艇会yth0044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围绕为产业赋能增效,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广泛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军工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0年以来,学校牵头成立的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荣获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成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河南省第二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两门课程及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入选河南省首批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第二批高等职业学校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校企协同育人结出了累累硕果。
彰显特色:
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走好军工办学之路
学校因军工而立,依军工而兴,靠军工而强。1973年,原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成立了五三一机械工业学校(学校前身),为中南六省的军工企业培养技术员和军代表。1999年,学校由中央划转至河南举办,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办学初心,坚持“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依托军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紧扣河南“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和南阳“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需求办学,面向服务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领域,以军工特色专业为基础,将原有专业优化调整为8个专业集群、20个专业群、65个专业,更好地契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需要,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主动服务制造强国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校企共建有航天军民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航天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智能制造与智能控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联合30多家行业领先企业、10多家优质高职院校组建全国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产教融合联盟,发起成立中国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联盟,牵头成立联盟首个教育基地,与相关军工企业联合研发生产武器装备等任务。服务乡村振兴,每年承担13万余名南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深度参与“万人助万企”活动,近三年选派16个科技服务团、300余名专家,先后帮扶了当地15个乡镇、200多家中小企业,帮助6万多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助力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校地结对帮扶综合评价“好”的高等院校。学校还在南阳特色产业月季、艾草、丹参、土特产等技术攻关与产品营销上做文章,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南水北调生态保护,学校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南阳分中心”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高分中心,“北斗信息(河南)综合服务平台农业分中心”是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一个利用高分遥感和北斗信息技术服务“三农”发展的科研服务平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城乡规划、国土保护、环境监测、公共安全、水资源利用、农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提供及时精确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建强载体:
探索集团化办学,增强发展活力
2006年学校牵头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开启了集团化、多元化办学之路。学校始终坚持把职教集团建设与集团成员单位事业发展同步谋划、与产业升级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提升、与技能人才队伍同步培育,推动实现资源、技术、人才、文化融合,促进校企“资源共用、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有效激发了办学活力。推动资源融合,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室513个、校外实习基地457个,集团企业捐助1亿多元教学用仪器设备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每年接收3000余人次学生实训实习,形成全省军工行业支持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推进技术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组建技术团队15个,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实现人才融合,实行了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双向挂职、互兼互聘,选聘343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共建10个大师工作室,联合研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双元教材,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文化融合,合作成立河南军工文化研究会和军工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共建《军工文化》公共必修课,融合军工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英模人物进课堂”系列活动,深入集团单位开展“军工情”文艺演出,近三年为军工和地方企业培训23万余人次,年社会培训收入名列河南高职院校前列,成为河南军工系统和南阳市唯一一个职工技能培训基地。
创新机制:
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形成了“双主体、多形态、分段式、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设计上体现校企“双智慧”、学生具有学生员工“双身份”、培养过程体现校企“双主体”、教学条件体现校企“双优势”、培养质量体现校企“双保证”,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共研、师资队伍共享、教学资源共建、培养过程共管、质量责任共担”的运行机制。同时,针对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实施“英才培育计划”,开展导师制培养、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人才分类培养、技能大赛引领培养,每年为中小微企业培养解决技术难题的卓越技能人才300余人,卓越技术技能人才400余人,通过赛教融合每年培养卓越技能人才200余人,近8000名学徒制学生到订单企业就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忠”“毅”品性、“严”“细”作风、“精”“优”质量观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年来,校企共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培育了“中原千人计划”教学名师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共建共享省级及以上精品资源课30门,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实习管理50强”。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类奖8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
示范引领:
做实建强产业学院,优化多元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把产业学院建设作为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彰显类型教育特征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打造融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就业创业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办学主体,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与500多家行业优质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促进“产业需求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有效对接和有机衔接。启动实施“一群一院”“一院一品”计划,每一个专业集群对应一个或多个产业学院,每个产业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项目。突出军工特色,与省内外军工企业联合组建了航空工程学院、空间信息学院、工匠学院等产业学院;融入区域发展,校地共建了装备制造荣阳产业学院、中光学光电产业学院、前进化工学院、智能驱动卧龙电气产业学院、智慧城建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积极服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网址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1-10/12/content_521271.htm